Subject: 十榖米
去年夏天的一個半夜,劉哲豪和往常一樣上夜班時,肚子突然絞痛,而且排出大量鮮血,讓他差點暈倒。
緊急送往三總急診,
醫師告訴他是「直腸癌末期併肝轉移」。
他開始接受治療,
腸子切了十幾公分,前後開了四次刀,
足足有七、八個月不能工作。
在化療之後,臉與手腳全部變黑浮腫,
連走路都有困難。
「醫師說我這種病起碼要二十年才能形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回想過去二十年,發現
自己雖然滴酒不沾,卻超愛吃消夜,
幾乎天天都吃,而且偏愛碳烤的東西,
凡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海裡游的,
我都喜歡吃,三餐沒有海鮮就吃不下,
蝦子可以一次吃半斤一斤。
經常半夜吃得漲漲的回家,
看到大家都睡了,也倒頭就睡。
這樣的日子過了十七、八年。」
劉哲豪回憶說。
痛定思痛,他決定在吃的方面「痛改前非」,
不該吃的不再吃,過去吃錯的,全部調整過來。
他開始自己找資料,看書看報上網,
最後斷定自己是吃了太多酸性物質,
要讓身體健康,
必須調整到鹼性佔七分,酸性佔三分。
他為自己擬了菜單,主食改吃十殼米,
就是把
糙米、黑糯米、小米、小麥、蕎麥、
芡實、燕麥、蓮子、麥片、紅薏仁
熬煮在一起,
魚不吃,肉只吃一點點,
蔬菜水果大量吃,飯後喝綠茶。
連吃兩個禮拜之後,
他就發現自己體力變好了。
後來他又增加了健康食品,
包括
蜂王乳、蜂膠、啤酒酵母、綠藻等,
人更精神了,臉上手上的黑色素慢慢褪去,
腳也不腫了,「連頭髮都變黑」。
恢復上班之後,
同事們都說看不出來他曾經大病一場,
許多人也學著吃十穀米,
有人多年嘴角破皮的毛病竟自然痊癒,
有人解決了陳年疑難雜症。
劉哲豪說,他其實到現在還沒有康復,
只是學會與癌共存,用最適當的飲食,
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況。
有時候,他會抽空探視一些與自己同病相憐的癌症患者,
每個原本滿臉愁雲慘霧者,聽到他的心得報告後,
都跟著調整飲食,
「我這套提供給他們吃,每個人都有效。」他說。
「不要每天就想著自己是癌症,
我有個朋友的太太得了乳癌,
本來沒什麼,但她天天憂慮,
結果一年就死了。
病本無害,是心裡做怪,
路就走盡了。
要把病當做一種挑戰,
儘量調整自己去面對挑戰。」
一場致命大病,
劉哲豪似乎鍛鍊出獨特的意志力,
也有一套豁達的生命觀。
在抗癌過程中,妻子耐心照顧陪伴他,
他改吃健康餐,太太也跟著吃,
「她臉上原本有遺傳性黑斑,
現在通通沒有了,人變得漂亮又有精神。」
十榖米
大陸少林寺果林老和尚,
現年一百零三歲,仙風道骨。
精神钁鑠,聲若洪鐘,健步如飛,
貌似六十開外。
有人求長壽之道,師父說:
「每日一碗十穀健康粥」。
果林老和尚將秘方傳予徐上德醫師。
有一弱女子,被宣布罹患鼻咽癌,
其母每日親熬十穀健康粥,癌症竟奇蹟似地縮小,
癌症指數降為正常,
主治醫師直呼不可能,問其吃何種藥物,
其母說:「皆因十穀健康粥遠勝藥物。」
唐琪小姐現年五十歲,
每天一碗十穀健康粥,
看起來像三十歲,青春、健康、美麗。
健保局總經理賴美淑醫師每天吃十穀健康粥,
永保工作活力。(見聯合報報導)
材料:
糙米、黑糯米、小米、小麥、蕎麥、
芡實、燕麥、蓮子、麥片和紅薏仁
等分量混合而成。
以上十種,可同時煮熟。
作法1:
晚上時,將十穀米一杯用水洗淨,
加水七杯,
放入悶燒鍋內鍋中燒開再煮十五分鐘,
放入外鍋中加蓋,
翌日早晨上班前即可食用。
可多煮一點,供三四天食用。
作法2:
晚上時,將十穀米三杯泡水4小時,
放入電鍋中,再加水5杯煮成乾飯,
待冷卻後,放入冰箱。
翌日早晨上班前,
取酌量加水四杯煮成稀飯。
備註:小孩子若因口感不喜歡吃時,可加入幾粒龍眼乾或葡萄乾。
若不加糖進食時,可加茶葉蛋一個,
風味絕佳,記憶超強,功課一級棒。
成份:
十穀健康米,據科學分析其成份有一百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物質,
如維生素B群(B1,B2,B6,B9,B12)、C、A、E、K、D,
礦物質(鈣、鐵、鎂、鉀),
微量元素(鋅、鉬、錳、鍺),
酵素,抗氧化物、纖維素、氨基酸、生物素,
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清除血栓,舒緩神經之功用,
對便秘、高血壓、皮膚病、闌尾炎、失眠、口角炎效果不亞於醫藥,
最重要的是沒有副作用。
徐醫師:白米因除去糖麩及胚芽,僅剩碳水化合物,
只提供熱量,營養價值遠低於十穀米。
要健康長壽,每天要吃多種類食物,以補充每日新陳代謝所需之酵素。
多吃十穀米,可預防血管硬化、腦中風、痛風、心肌梗塞、癌症等現代文明病。
附記:徐醫師與振銘有數面之緣,目前在台南執業,在台南地區有相當的知名度。
如果您收到別人分享給您的好文章,不要吝嗇,您也可以繼續分享給好友,請別忘我這一份喔。
當我們用心對人時,有心人將以熱情回報妳,希望我們都是用心的人,也是有心的人.
相遇是緣分……… 相知是惜福………
有幸能在網路上聯繫之好朋友…
珍惜緣分是我的心願……朋友可以是一輩子的…
願將真心獻給好朋友的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